闪回那一盘,1比6。现场气氛都有点凝固,观众席上的旗子、喧哗、甚至风都跟着降温了。德约科维奇在温网中心球场上,出场,自带光环,不管过去多少个年头,总觉得属于他的掌声就不会停,但没想到,这一场面对德米纳尔,几乎被打了个措手不及。三次发球局遭破发,手里球拍沉甸甸,眼神透出难得的迷茫,镜头扫过他的汗水和脚下的草皮,经验、力量、灵感全都被对面的小伙子看穿,每个底线球都被带跑,每一个反击角度都透着算计,球迷嘘声没停,评论席上的约翰·麦肯罗坦言没见过德约这么灰头土脸。
第一盘结束,用不了30分钟,像一场暴雨带走全部侥幸。德米纳尔没有挥霍状态,打该打的球,搓小球、拉高球,对手每次想主动提速,刚跑到网前就被一记穿越擦网,技术上拿不出破解的办法,心理上一度找不到标志性的坚定。
第二盘开局还没什么起色。场内风大乱飘,连老将德约自己也说“风很大,很乱”,球都不听话了。比赛丢分多而杂乱,信心一波三折。第二局僵持18分钟,双方拉成9平,破发点反复拉锯,德米纳尔咬牙追上,比赛节奏变成了一场消耗战。看得见德约偶有懊恼的表情,却没让比赛滑向失控。现场观众安静许多,等到第八局德约关键保发,好像一切突然有了转机,整个人精神气质也在那一瞬间满格。比分被扳回6比4,整场比赛拉回到均势线。德约下场喝水时明显松一口气,有种说不出的韧劲。
第三盘进入熟悉的德约节奏。发球直接上强度,底线来回变线,面对德米纳尔速度型打法更多选择高压球处理,双方在底线对拉米奇加重。场面胶着,但德约科维奇的发球局逐渐稳住,偶有高难度救球现场掌声一片。比分拉开,气势也有了,德米纳尔那种短球调动和反切带出的优势开始打不出效果,德约的奔跑和重心转移明显自如许多。这一盘6比4落袋。
来到决定命运的第四盘。德米纳尔上来又是一波拉开比分、草地弹跳低带来奇效,局分一路追成1比4,对手一度奔跑挥拍,每一个球都很“省力”,但德约科维奇身上的那种强行带飞对手的劲又回来了,他自己说第二盘重启,不是嘴上功夫。五局全胜,每一次关键分都处理果断。最后15分赢14分,不留任何机会。对手被带得有点喘气,球迷席上有人大声喊“Novak”,德约点点头,眼神没什么起伏,但谁都知道他肯定在默念:“这就是我的节奏。”
德约科维奇,职业生涯第16次打进温网八强。这数据放在任何一位球员生涯里都算传奇,尤其昨天还听见不少人在网上吐槽,说他今年草地热身没打,膝盖也做了手术,状态不保证。没想到硬生生被他用一次逆转兑现所有信心。温网冠军八次,什么局面没见过,这种慢启动、艰难追回,“重启”模式一开启,场上气氛瞬间就会变。他说过程其实自己消化了很久,“第二盘动力转变,让我觉得,好吧,我又回来了。”整场比赛猫捉老鼠的味道浓,说德米纳尔是全巡回赛最快的球员之一,放在草地,他这种压低底线、瞬间小斜线推进,像是在逼你犯错。德约自己也说被逼出不少漏洞,但最后能挺过来还是靠了心理,那种只要在场上就能赢下比赛的底气,绝对不是一般选手会有的东西。
看台上,费德勒,一身西装,心情看着不错,几次镜头切过去,和身边同行聊天,讨论到底谁能接班温网。德约科维奇现场采访时顺手开了个小玩笑,羡慕“要是我能有他那种发球和手感就好了”,把气氛又带到轻松。对面有八冠王现场见证自己的逆转,气质就是不一样,还有点像互相致敬与较劲。
数据不会说谎。全场技统计,德约完成四盘46个制胜分,只送出20次非受迫性失误,抢攻球基本没有明显的短板。德米纳尔虽然一度领先,但后续身体消耗和心态变化明显,全场最高速跑动次数超出德约近三成,该拿下的分一旦咬不住,气场就开始反转。
现场观众的社交媒体刷屏不少,有球迷发帖说:“You can never count Novak out at Wimbledon.”有人感慨,德米纳尔明明做了全部功课,为什么最后还会输。评论区讨论最热的还是德约的恢复能力,几乎所有关键时刻身体语言无人能比。
第一盘失利,是压力,是意外,也是转折点。但德约有他一套解决问题的办法。草地场地习惯慢热,风乱、球速低,本场对手攻防切换一度让场面陷入混乱,谁能想到冷静之后的德约,用“重启”模式就能把劣势化作胜势。对个人经验和心理素质的考验,比赛后半段,每一个来回球都像是赛点。
八强晋级不只是技术升级,更是一次自我证明——老将的存在,不在于场场完美,而在于瞬间崩盘后依然能迅速调动情绪、调整方案,带着全场压力迎来逆转。
下轮比赛,1/4决赛,弗拉维奥·科博利,这样的卡位,难说能不能再被拉入苦战。但眼下,温网八强的牌桌上,有德约科维奇的位置。这就是传奇。提气,底气,属于他的“重启”模式已打开,每一场都是全新出发。
您怎么看?
本新闻旨在弘扬社会正气,如发现表述不当或侵权情况,请及时反馈,我们将认真核实并处理。
爱配资-浙江省配资公司-股票配资炒股公司-正版炒股软件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